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心理健康>正文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发布日期:2019-03-27 16:40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心理中期的许多特点,但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给予着重考虑

(一)智商正常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实践能力等的综合,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成功的对新情景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须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的、有效的发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 情绪健康

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

(三) 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自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四)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说,所想,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的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五)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如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的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的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卑,也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骄傲。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做到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六)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七)社会适应正常

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方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八)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年龄与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也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如果每个人在自己现有基础上能够做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追求自身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从而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生活。如果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都难以维持,就应该及时予以调整。二心理咨询与朋辈心理咨询

二、心理咨询与朋辈心理咨询

(一)心理咨询的涵义

心理咨询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依据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针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协助其维护,增进心身健康,促进人格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状态。因此,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故心理咨询大体上可分为发展性咨询与障碍性咨询。

(二)心理咨询的作用

1宣泄疏导来访者的感情而缓解其情绪压力。

2鼓励来访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探寻来访者问题的根源并使之领悟。

4协助来访者改进认知方式。

5借助于教授和训练使来访者建立健康、有效的行为习惯和适应方式。

6协助来访者排除心理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

(三)心理咨询中的常见问题

1心理问题#救世主

一些来访者把心理医生当作“救世主”,将自己的所有心里包袱丢给医生,以为医生有能耐把它们一一解开,而自己无需思考,无需努力 无需承担责任。然而心理咨询与心理医生只能起到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来访者改变和人格成长的作用,他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给来访者,更不能替来访者改变或作决定。真正的“救世主”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 达到理想目标。

2心理咨询#思想工作

心理咨询作为医学中的一门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式,它与思想工作是有本质区别的 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而心理咨询则是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 予以诊断治疗,咨询师持客观、中心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另外某些心理障碍同时具有神经生化改变的基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这更是思想工作所不能取代的。

3心理问题#精神病

心理咨询在我国是一门起步较晚的新兴学科,人们对它有一种神秘感。来访者通常都是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诊室,在医生反复保证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饶了很大圈子,才能把真实的情绪暴露出来。因为在许多人眼里,咨询的人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有精神病,要不就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隐私或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此外,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表露出情感上的痛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对男性来说尤其如此。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很多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愿或不敢前来就诊。其实,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生活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有可能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对这些问题如能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释,问题就能顺利地解决;若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处理,则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心理障碍。这样看来,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有见不得人的隐私,相反,这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透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浑浑沌沌虚度一生。

4.心理学≠窥伺内心

许多来访者不愿或羞于吐露自己的心理活动,认为只要简单说几句,咨询师就应该猜出他心中的想法,否则就认为咨询师水准不高。其实心理治疗师也是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异功能窥见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只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来访者提供的讯息进行讨论和分析。因此,来访者需详尽地提供有关情况,才能帮助医患双方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有利于治疗师做出正确的诊断并进行恰当的治疗。

5.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一些来访者将心理医生视为“开锁匠”,期盼其能打开所有的心结,所以常常求诊一两次,没有达到所希望的“豁然开朗”的心境,就大失所望。实际上,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艰难的改变过程。心理问题与来访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就像一座冰山,堆积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的动机,没有很久的决心与其抗衡,是难以冰消雪融的,所以来访者需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四)我眼中的“心理咨询”

Ø 心理咨询不是要替人决策,而是帮人决策;

Ø 心理咨询首要任务是思想沟通,而非心理分析;

Ø 心理咨询确信人皆可自我完善,而非人是不能自我逾越的;

Ø 心理咨询应增强人的自立能力,而非增强对他人的依赖;

Ø 心理咨询不仅帮助人成长,也帮助自己成长。

(五)朋辈心理咨询

朋辈心理咨询(peer-counseling)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

在这里,“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朋友”是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心理委员就是朋辈心理咨询的最重要的较色。